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成立于1956年,是我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水路交通运输科研机构,也是唯一的综合性水路交通运输科研机构。研究院主要围绕高新技术研究、行业发展咨询、工程设计承包、新技术产品开发、技术管理培训、航运产业等方面开展工作。
1956年8月,在中央“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下,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水运院”)应运而生,从此,新中国在水运科技领域有了自己“国家队”。水运院是我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水路交通运输科研机构,也是我国唯一涵盖水路交通运输各个领域的综合性科研事业单位。
建院以来,水运院在不同历史时期高质量完成了一系列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牵头组织开展了多项重大科研攻关,取得了系列重要科研成果,创造了中国水运科技史的多项第一,有力的支撑了我国水运事业蓬勃发展。如与苏联专家合作研究和设计制造我国第一台浮船吸煤机,规划我国第一条国际集装箱运输航线,研发国内第一只国际标准集装箱,设计国内第一台岸边集装箱装卸桥,开发第一套集装箱码头管理信息系统等。
作为水运科学研究的国家队,在交通运输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水运院近年来始终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为使命,以水运科研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政治建院、科研立院、改革兴院、人才强院”建设为总抓手,持续瞄准“加快建设交通行业高端智库和世界一流科研机构”愿景目标,深化“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撑、为行业重大工程提供技术支撑”的职能定位,在为部服务、科技支撑引领行业发展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水运院深度参与我国水运发展战略政策的研究和技术支撑工作,特别是在海运强国战略、内河优势发展战略、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智能航运发展、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绿色航运等方面取得了多项重大研究成果。水运院在行业技术创新方面发挥了示范引领和支撑作用,如承担了水上溢油应急处置关键技术、基于船岸协同的船舶智能航行与控制关键技术等重大国家科研项目的研发;研制的“水运一号”搭载长征11火箭成功发射,成为全球首个依托商业卫星实现船舶在轨智能跟踪拍摄的卫星载荷。截止到2019年底,水运院共完成各类科研项目8000余项,获得国家级科学奖励30项,省部级科技奖励400余项,专利近200项,软件著作权百余项。
经过多年发展,水运院形成了以“水运经济、安全应急、环保节能、现代物流、智能水运”五大科研领域为主、基本全面覆盖水路交通运输各个方向的专业体系,集咨询服务、装备研发、工程设计、航运服务、交流培训五大产业板块于一体的业务领域。
水运院总占地面积约1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6万平方米,在大兴拥有一座占地208亩的大型综合性实验基地,在黄河小浪底库区建有1000 余亩的洛阳华洋生态科技园,在天津和青岛正在规划建设海上溢油应急处置实验基地和智能航运研发基地。建有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5个院级重点实验室和3个政府决策支持平台。水运院创立出版《水运科技》《水运科学研究》《集装箱运输》和《船舶防污染》等多本内部刊物,定期向行业提供《水路交通决策参考》,定期发布中国港口股票指数和中国航运股票指数,是研判水运行业经济运行形势的重要指标。
截至2019年底,水运院现有7个机关职能部门、14个院属机构、3个院管单位,18个院属企业(含控股)、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挂靠有3个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分支机构、5个中国航海学会分支机构、7个专业工作机构。通过完善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强了各类人才的统筹规划,人才队伍持续壮大,人才素质明显提升,人才结构不断优化。水运院现有职工1300人,其中在职职工1028人,离退休人员272人。院本部事业编制人员391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占72.7%,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及以上占53.9%;企业及劳务人员152人。2016年1月,按照部党组政事改革的要求,交通运输部环境保护中心、中国海事服务中心、交通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中心三个中心成建制从部海事局划转至我院,交通运输部环境保护中心在编职工23人;中国海事服务中心在编职工37人;北京中交绿通科技有限公司36人,华洋海事中心有限公司389人,此外还拥有船员4400人,每年向全球150家船东近400艘船舶派遣船员15000人次。
高层次人才培育力度不断加大,人才储备体系初步建立。其中,第三届交通运输部专家委员会委员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8人次,交通运输部“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3人,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交通运输青年科技英才12人,交通运输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航海学会科技贡献突出人物5人,航海学会青年科技人才3人,院首席研究员3人,院青年首席研究员12人,院青年科技英才19人,历年入选国家和省部级专家库200余人次。